强化根本动力 书写崭新答卷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四川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本在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近年来,我省坚持以深化改革创新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改革之笔书写教育强省建设新答卷。“同学们,你们在社会实践中参与了好多有意义的活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吧!”在成都市青羊区教科院附属实验学校,班主任危春霞进入线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点击学生行为表现的数据,每个数据背后都是一项项生动写实的照片与视频记录,经过平台分析,每名学生都收获了一份涵盖本学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参与情况的电子评价报告。
成都市中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参加秋收稻谷活动。(图源:成都教育发布)
利用数字化手段打造动态“学生画像”,这是成都市青羊区依托智能技术改革学生综合评价方式的缩影,也是我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生动写照。
作为西部教育大省,四川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部署要求,坚定不移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民办高校党委书记选派制度,巩固提升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成效;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持续调整优化学校布局,60个县(市、区)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实地核查,“四川云教”惠及薄弱学校2300余所、学生70余万人;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优化高校布局结构和学科专业设置,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深化产教融合,持续改善教育民生,平稳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深入开展“校园餐”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不断增强,全省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绵阳市促进基础教育公平优质均衡发展”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先学后付”模式和机构转型发展经验被教育部列入全国典型案例。
我省各级各地积极采取有效举措,守护师生舌尖安全。(图源:四川学校基建后勤产业)
2025年开年,四川直面人口结构变化新趋势,紧密推出各类改革举措:探索实施学龄人口变化背景下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四川方案,春季学期全面实施“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不低于2小时”、四部门联合发文深化学区制治理和集团化办学改革、成立省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围绕“破五唯、立新标”推进新一轮教育评价改革试点……一项项务实举措迅速在各地各校落地生根。
今年,全省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推进会暨四川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四川省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召开。(图源:四川教育发布)
教育支撑作用更强了。在西南科技大学,学校电磁材料及器件应用课题组研发的耐高电压重频脉冲弛豫铁电介质材料破解行业“卡脖子”难题,并于近日完成发明专利的转让,推动专利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西南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签约仪式现场。(图源:西南科技大学)
五育并举落实了。在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新学期伊始,体育教师雷蕾忙碌起来,她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活动项目,“看见孩子们奔跑跳跃欢笑,我们体育教师更有幸福感。”
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学生参加运动。学校五个校区共配置了乒乓球桌829张。(图源:电子科大附小)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正在变为现实。在地处四川大巴山的通江县涪阳中学,学校200多位教师近日一起参加“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创新实践”专题培训,50多岁的语文教师陈波记下密密麻麻的笔记,会后向自己的徒弟发了这则消息:“赶紧教我使用 AI班级管家,老教师也不能落伍!”
广元市剑门关天立学校“人工智能进校园”活动,学生与机器狗互动。(图源:广元教育在线)
一个个主动拥抱变革的案例不断涌现,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四川答卷正在巴蜀大地徐徐展开。
四川教育系统将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聚焦党的全面领导根本保证深化改革,印发实施《教育强省建设规划纲要》,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构建“1+N”政策支撑体系;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以身心健康为突破点强化“五育并举”;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为牵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破除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持续改善教育民生;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奋力把教育强省建设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编辑:黄国兵 辛佳仪(实习)
四川省教育厅 2天前 4347
四川教育发布 4天前 4140
四川教育发布 5天前 4201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 5天前 4999
四川教育发布 6天前 4707
四川教育发布 7天前 1153
四川教育发布 8天前 1215
四川省教育厅 9天前 1580
四川教育发布 11天前 6093
四川教育发布 12天前 2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