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十月,对于地处川东北革命老区的达州职业技术学院来说可谓是金秋送爽、硕果累累。10月12日,教育部对外公布了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名单,该校一党支部成功入选;10月27日,2024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该校教师喜获一等奖,学生代表四川省参赛斩获银牌……
为何能取得如此成效?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家“双高计划”(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指引下,坚持“党建引领、改革赋能、对标竞进、双高突破、服务发展”工作思路,聚焦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努力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巴山蜀水间唱响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交响曲”。
提升教学水平深化育人机制改革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隆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全面深化改革不仅是学校实现追赶跨越的必由之路,而且已成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法宝。”
事实的确如此。据了解,近年来,该校大力推进“6大改革”,创新实施“9大深改”和15项“微改革”。以深化育人机制改革、育人模式改革、多元评价改革等三项改革为抓手,聚焦顶层设计,强化系统集成,为高质量发展凝聚了澎湃动力。
深化育人机制改革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入手,在全市率先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创新人事聘任和绩效管理改革,构建“引、培、兼”并举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充分激发内生动力,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创新“三教改革”: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打造“产”“专”融合融通专业群,构建“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可选”的结构化课程体系;聚焦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成果,建立教材更新机制,提高教材建设质量;实施“达职金课堂”遴选计划,提升教师教改水平。
深入开展“劳模工匠精神四进”活动,积极对接四川省“5+1”现代产业体系和达州市“3+3+N”产业集群布局,全面推广“工作任务型教学法”“分工协作模块化教学”,构建“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新机制。
据介绍,2023年以来,该校共获得省级以上标志性成果501项,教师及团队获得国家和省级竞赛奖项80项,省级“双高”建设中期任务完成率达98.76%,川渝地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加速起势。
提升人才质量深化育人模式改革
10月26日,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高职组电子与信息(赛道二)移动应用设计与开发赛项在西藏举行。达州职业技术学院3名学生与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61支参赛队183名选手同场竞技,斩获银奖。这是该校创新育人模式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该校牢牢牵住产教融合“牛鼻子”,先立后破,重塑人才培养体系。推进中国特色学徒制和“三创”教育全面融合,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创新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校企“双元育人”为主线,个性化、定制化为牵引,产教融合、教研融合、教赛融合、书证融合、三创融合为特色的“一线两化五融合”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智能制造、现代农业、医药卫生等领域为区域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不可替代性”初步显现。
探索职教托举乡村振兴之路。打造“254”专业群体系,校地共建达州乡村振兴学院,首创“四双三定”(双主体遴选、双体系教学、双岗位锻炼、双证书保障、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村官”定制培养模式,培养“村官”642人。《高职院校乡村振兴治理人才定制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深化医教协同改革。创新“双主体、双循环、三段递进、德技双馨”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科教与产教深度融通,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近年来培养基层卫生人才5000余人。成立川东北基层卫生人才培训基地,年培训1万余人次。护士资格首次过关率达92%,执业助理医师资格首次过关率超全国平均水平。
科技创新服务区域经济新旧动能转换。致力于建成革命老区先进技术技能创新服务高地,牵头组建5个共享性技术技能创新平台与研究中心,承担科研项目187项,获得科研成果奖32项,学生荣获国家和省级竞赛奖项达216项,“木香益巴山”获四川省第十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促进内涵提升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这几年学校确实变化大,大家有目共睹!”“这几年改革改得很及时,改到了大家的心坎上。”这是记者近日在达州职业技术学院走访时听到最多的赞誉之词。
一个地方职业教育搞得好不好,老师、学生、社会最有发言权。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教育评价改革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达州职业技术学院把多元评价改革作为推动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让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区域发展“助推器”和“牵引绳”。
围绕建设“四川一流、西部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目标,该校以多元评价为导向,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聚焦内涵提升,构建起学校、企业、行业、政府、学生和家长“六方联动”的教学质量多元评价体系,形成“三全育人”新格局。
突出重点建设分类评价标准体系。培根铸魂:从师德师风、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五个维度建设教师发展标准体系;以人为本:从内核素养、学业技能、健康安全、实践创新等四大维度建立学生发展标准体系。
聚焦聚力把就业作为“民生工程”“一把手”工程。通过考核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对口率、平均起薪率、毕业生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等量化指标,建立起符合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绕需求转。近年来,该校招生很旺,今年超过本科线240多人;就业率高,毕业生每年以5000基点增长,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均达95%以上。第三方评价显示,毕业生对学校建设满意度为96.70%,用人单位满意度为96.63%。
“发展路上,还有很多难关要闯、难题要答。”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蒋伟说:“我们将持之以恒,铆足干劲,将改革进行到底,努力把学校建成万达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编辑:黄国兵
四川教育发布 1天前 1962
四川教育发布 3天前 5154
四川教育发布 3天前 1382
四川教育发布 3天前 2707
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 4天前 4458
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 5天前 3440
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 6天前 2249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15天前 3087
四川教育发布 16天前 1827
电子科大成都学院 16天前 3845